人类大脑是如何学习的?想要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人脑是目前已知最复杂的神经网络,也是唯一能够实现复杂认知功能的器官,它的神经元多达数百亿个,并且每个神经元都与数千乃至上万个其他神经元形成连接网络。尽管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探索,但迄今为止人们对大脑的功能和信号传递机制尚未完全明晰。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曾说过,“如果我不能创造它,我就不能理解它(If I
蓝藻是一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它们利用二氧化碳作为碳源,光作为能量源,水作为电子供体,构建复杂的生物材料,将普遍存在的材料转化为多种底物。其通过高效的光合碳封存为生物制造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潜在途径。目前已有多种产品是在藻类中制造的,如欧米伽-3 脂肪酸、抗氧化剂虾青素和螺旋藻等。 但大多数蓝藻研究都是在 50 多年前分离的模式生物中进行的。近日,来自美国和意大利的国际研究人员联盟
10 月 23 日至 25 日,首届合成细胞国际会议(1st SynCell Global Summit)在深圳成功举办。作为合成细胞领域的学术盛会,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 5 大洲 15 个国家的 37 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成生物学领域科学家代表,分享合成细胞领域发展现状、前沿科学问题、技术创新,探索潜在的国际合作机会。 本次会议是针对全球合成细胞领域在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方面的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真正成为了一种新型生产资料。不过,它的爆炸式增长也让存储成为新的挑战,基于硅材料的计算机存储方式逐渐变得难以应对。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 DNA 存储以作为下一代的数据存储方式意义重大。 DNA 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子,半衰期超过 500 年,低温条件下可保存成千上万年。DNA 存储在存储密度、寿命和能耗方面已显示出超越当前硅基数据存储技术的潜力。 DNA
8月28日,2024中国生物制造大会开幕,众多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合肥。会上,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教授、主任陈国强发表了“极端微生物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2.0”主题演讲。陈教授在生物制造领域拥有近40年的研究经验,是全球顶尖合成生物学专家、代谢工程领域的领军型人物,获2023年度国际代谢工程奖,是首个获得该项荣誉的中国大陆地区学者。他在演讲中提到,90%以上的生物制造止步于放大,90%以上的生
村上春树曾说过,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感觉——在某一个瞬间,突然觉得自己老了。事实上,这种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身体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上发生量变到质变的情况,又被称为「断崖式衰老」。衰老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生理变化过程,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变性和癌症等多种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的发生率并不会成正比例增长;相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需求量最大的聚酯塑料,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尤其是塑料包材和涤纶化纤行业。然而,PET 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在自然条件下,需要 300 年以上才能被完全降解,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对人类福祉和环境完整性构成了重大威胁。尽管塑料回收技术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由于实际回收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障碍,大多数塑料垃圾最终还是被填埋了。根据公开信息,全球产生的塑料垃圾中只有约 9% 被
长寿,仅仅是活得比较久吗?答案是否定的。自 20 世纪以来,人类的预期寿命得到了显著延长。但是,健康寿命(即健康状态良好的寿命)和预期寿命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大约为 9 年左右)。另外,预期寿命的延长并不意味着健康寿命也得到了相应的延长。有研究显示,2011 年至 2017 年之间英国女性的预期寿命增加了 4 个月,而健康寿命却减少了 3 个月。因此,在延长预期寿命的同时也能提高生活质量即延长健
安各洛(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